close

  ????
  ????????天山網訊(記者潘瑞雄報道)作為多次被自治區授予“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”以及榮獲過國務院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先進集體”稱號的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團場,十四師一牧場各族職工群眾在擔負起屯墾戍邊歷史使命的同時,也用愛匯成了一條涓涓暖流,澆灌著民族團結之樹,讓它枝繁葉茂、四季常青。
  ????????在昆侖山南緣,駐守著兵團的十四師一牧場。作為多次被自治區授予“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”以及榮獲過國務院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先進集體”稱號的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團場,一牧場各族職工群眾在擔負起屯墾戍邊歷史使命的同時,也用愛匯成了一條涓涓暖流,澆灌著民族團結之樹,讓它枝繁葉茂、四季常青。近日,記者走進了一牧場。
  ????????關愛暖人心
  ????????近年,一牧場黨委制訂了扶貧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,推行“幫一帶一”辦法,開展扶貧幫困活動。一牧場黨委班子成員帶頭捐款1500 元,機關幹部每人捐款700 元至1000 元,作為團場少數民族困難戶脫貧致富專項啟動資金,為困難戶購買羊只,發展畜牧業;同時為少數民族困難戶解決部分生產和生活資料,讓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。
  ????????居麥·艾合買提曾經是一牧場農業連有名的困難戶,家庭年收入不到5000 元。
  ????????2013 年,居麥·艾合買提僅有的10 只生產母羊由於管理不善,相繼死亡,使這個本就困難的家庭變得更加窘困。瞭解到這一情況後,團場黨委為居麥·艾合買提提供了3萬元無息貸款,幫助他買來了羊羔,承包了30 畝核桃園,併為他免費提供養殖、種植技術服務。
  ????????在一牧場黨委的幫扶下,居麥·艾合買提辛勤勞動,今年截至目前收入已經超過了3.5 萬元。“黨的政策亞克西!”居麥·艾合買提滿懷感激地說。
  ????????一牧場職工大多常年在山上放牧,居住環境差、看病住院難、子女入學難一直困擾廣大職工群眾。近年,一牧場抓住北京和兄弟師、團場無私援建以及兵團加快少數民族聚居團場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,大力推進“游牧民安居工程”。幾年過去了,一座座漂亮的新樓房和磚瓦房在戈壁荒灘上拔地而起。
  ????????截至目前,一牧場已建成富民安居房477 套(包括危舊住房改造),85%以上的職工住上了寬敞、明亮的樓房和磚木結構的新平房,困擾牧區職工群眾的就醫、子女就學等問題也迎刃而解。
  ????????互助增感情
  ????????一牧場學校七年級學生穆太力普·吐爾遜尼牙孜是來自策勒縣努爾鄉的學生,他從小學一年級就在一牧場學校上學,接受雙語教育。小學畢業後,穆太力普·吐爾遜尼牙孜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克拉瑪依內初班,前往克拉瑪依讀書。
  ????????2013 年9 月,一牧場學校停辦了多年的初中班又恢復了,一牧場的職工興高采烈,周邊鄉鎮的村民歡呼雀躍。聽說一牧場初中恢復了,穆太力普·吐爾遜尼牙孜便回到一牧場上學。“在這裡上學離家近,學校的老師也特別關心我,我現在能看懂漢語報紙和雜誌,經常給爸爸媽媽讀報紙上的新聞,以後我還想去內地上大學。”穆太力普·吐爾遜尼牙孜說。
  ????????穆太力普·吐爾遜尼牙孜同班同學康潔,是今年年初才隨父母來到一牧場的。
  ????????康潔所在的班大部分同學都是維吾爾族,但是才來幾個月的她已經和班上的很多同學都成了朋友。“有時候同學會給我說維吾爾語,我就問他們什麼意思,慢慢的我就學會了一些維吾爾語的日常用語,而他們也會問我一些漢語的意思,我也會解釋給他們聽,現在我們都是好朋友了。”康潔說。
  ????????一牧場學校校長高小兵告訴記者,一牧場學校從學前班至初中全部實行雙語教學,現在共有389 名學生,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90.1%,有30%的學生來自地方鄉鎮。“學校新校區於今年6 月開始動工,預計明年7 月左右完工,到時將有更多周邊團場和鄉鎮的學生來這裡學習。”高小兵說。
  ????????“在牧場和周邊鄉鎮的漢族與維吾爾族同胞,都會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和維吾爾語,這對兵地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。”一牧場副政委吳丹說。
  ????????共建結友誼
  ????????一牧場位於和田地區策勒縣境內。多年來,一牧場黨委始終堅持兵地共建,融合發展,雙方在相互幫助、合作共贏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。
  ????????在奴爾鄉尤卡阿西木村前,一條筆直的水渠從奴爾河上游貫穿而下,這是一條16.8 公里長的乾砌卵石防滲渠。這條渠是由兵團投資500 多萬元修建的。“一牧場農區用水主要靠這條渠供給,這條渠有7 公里流經奴爾鄉尤卡阿西木村和馬場兩個村,澆灌著這兩個村5000 餘畝的耕地。”吳丹說。
  ????????尤卡阿西木村村民托乎提·卡米力告訴記者,這裡原是一條土渠,平時水量小、損耗大,暴雨後常常發生潰堤。“這條防滲渠修好後,水量增多了,水質也好多了,我們都叫它‘團結渠’。”托乎提·卡米力說。
  ????????在一牧場,像這樣的“團結渠”還有不少,幾乎每一個連隊都可以看到由兵團修建的“團結渠”“愛民橋”“團結路”,這些基礎設施在為一牧場職工和地方群眾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,也搭起了增進雙方往來和交流的連心橋。
  ????????為帶動地方畜牧業發展,一牧場採取傳、幫、帶等方式,培養地方少數民族技術人員,支持地方發展。以前,奴爾鄉的養殖戶飼養的大多是土種羊,個頭矮小、產肉少、產毛量少,一牧場幫助他們進行品種改良。一牧場獸醫還手把手地給鄉鎮獸醫傳授人工授精、防病治病、放牧管理等養殖技術。如今,經過改良後的羊產毛量增加了3 公斤至5 公斤,產肉量增加了2 公斤,每隻羊比改良前增加收入近100 元。
  ????????每逢重大節日,一牧場領導都要到鄰近鄉鎮走訪慰問,征求意見和建議。為共同維護好區域間的社會政治穩定,強化兵地維穩協作,加強溝通,一牧場與策勒縣已經形成了“有事無事常往來,大事小事共商量”的工作格局。
  ????????短評
  ????????讓民族團結深入人心
  ????????多年來,兵團黨委始終高度重視民族團結,創造性地開展了各項工作,使民族團結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,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天山南北。
  ????????做好民族團結工作,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,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、大局意識、憂患意識、責任意識,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,著眼更好發揮兵團特殊作用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,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、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,全面深入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。
  ????????做好民族團結工作,要與兵團“三化”建設結合起來,要教育引導各族幹部職工群眾始終高舉民族團結的旗幟,加快推進少數民族聚居團場經濟社會發展,促進兵地融合。  (原標題:民族團結之樹枝繁葉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m54omjji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